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胆识和勤勉架构了引人注目的“远东模式”,有人说,蒋锡培是一个奇迹。
从戴“红帽子”、摘“红帽子”、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再到民营控股集团这一改制历程,可以发现,远东的改制实际是过去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改制路径的一个缩影。
——华尔街电讯
身为亿万富翁,蒋锡培拥有自己的财富观——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物质富不算富,物质精神一起富才算富;眼前富不算富,长远富才算富。
21年,蒋锡培和他的远东集团发展成了一个样本。
华尔街电讯评价其说:从戴“红帽子”、摘“红帽子”、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再到民营控股集团这一改制历程,可以发现,远东的改制实际是过去20年来中国民营企业改制路径的一个缩影。
2011年末,以“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为内涵的“江苏精神”正式发布。作为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占全国1/10的东部经济大省,江苏始终注重打造其核心价值理念。在远东集团董事长蒋锡培眼里,自己身上所具备的精神正是几千年历史文化积淀下来的苏商本性,在他身上,我们也能够感受到“三创”的精神体现。
创业 为了过得更有面子
20多年前,蒋锡培只是杭州街头的一个修表匠,而20多年后,他的企业年销售收入近两百亿元。
短短十几年间,他曾经发动过五次企业重大改革,每一次都为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他的企业曾经连续十多年以40%的速度飞速成长。
在没有任何资源优势的背景下,他凭借自己的智慧、胆识和勤勉架构了引人注目的“远东模式”。有人说,蒋锡培是一个奇迹。
在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心中,改革开放至今,江苏大地上诞生了很多先进的精神理念,由此才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发展跨越,“三创三先”是对这些宝贵精神财富的继承和弘扬,也是拓展和提升。而蒋锡培无疑是江苏省“三创三先”的领军人物之一。
虽然已是冬季,从无锡新区到宜兴的路上,仍是苍翠满眼,这一切,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这里是江南,而路边鳞次栉比的广告牌,又充分说明这是一个经济发达的地区。远东集团就坐落在江苏宜兴这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
1963年4月,蒋锡培出生在范道乡洋埝村。范道位于太湖之滨,曾有“范道茅舍”之称,指的是过往船民和客商歇脚的地方。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蒋锡培高考名落孙山,父母希望他复读,继续考大学。当时,经济大潮的冲击和年轻人对财富的渴望,让从小性格刚强好胜的蒋锡培决心跟随二哥去杭州学修钟表,最大目标是“赚够5万元”。
回想当年,蒋锡培笑着说:“我当时是这样考虑的:挣5万元钱,回家造两间房子,剩余的钱放在银行里面存定期,每年吃利息,一年花销就差不多了,用不着再去努力奋斗了。”
然而,当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靠修表赚到5万元钱,顺利实现当初定下的“最大目标”时,他的自信和创业的“野心”一下子被激发了出来。“要过得更有面子。”蒋锡培这样描述自己创业的决心和动力。
1986年,蒋锡培开始自己做老板。他选择了熟悉的钟表行业,创办了一家为大钟表厂生产零配件的仪器仪表厂。一年后,企业因管理不善破产,蒋锡培的第一次创业宣告失败,负债30多万元。30万元在那个年代是绝对的天文数字。就在他遭受创业的第一次大挫折时,在电缆厂工作的大哥向他提供了一个重要信息:上海和江苏的电线电缆市场需求量巨大且销售价格日益增长。
蒋锡培立即动了心,他很快向朋友借了10万元在宜兴开设了一家电缆经销部,开始了他与电线电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1990年,对于蒋锡培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在积累了3年销售电线电缆的经验后,一家由他控股、注册资金180万元的家族作坊式企业“范道电工塑料厂”成立。他要从卖电缆,转到做电缆。“范道电工塑料厂”,就是如今远东集团的前身。这个主要生产照明用电线的小作坊,成立当年即实现销售收入462万元,第二年达到1800多万元,1992年,厂子的销售额惊人地做到了5000万元。一家中型企业规模渐显。
“江苏的民营企业应该说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做企业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我们作为在江苏发展起来的民营企业深有这种体会,江苏政策好,环境好,再加上每个人都希望做些事,所以创业氛围很浓。”蒋锡培说。
创新 企业拼的就是创新能力
在远东控股集团的宣传材料中,有一组老照片非常引人注目,照片是在1992年至2002年之间不同时期拍的,就是这组照片,见证了远东发展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10年,而几次改制则是他不同发展时期的点睛之笔。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1992年,清瘦的蒋锡培和范道乡的党委书记站在范道乡人民政府门口。那时候的他不过二十多岁,略有些拘谨,眼睛直视前方,没有笑。就是这张照片见证了远东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第一次改制。
蒋锡培创建的远东集团是实打实的私营企业,走的是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路子。企业发展很快,可在当时的环境下,私企在贷款、营销等方面局限性较大,尤其是在用人机制上受到制约。1992年初,蒋锡培接受所在乡党委建议,果断地改制为乡办企业,主动戴上了“红帽子”。
他的决定在当时遭到很多人反对。大家都说他傻,居然把自己辛苦建立的基业白白送人,就连跟随他创业的家人也不理解。他自己后来也说:“其实作出这样的决定,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500万元啊,在当年不是一个小数目,但既然选择了冒险,我就只有往前冲了。”
从民营到集体,远东赢得了较好的发展环境,也为人才引进扫除了障碍。就在改制当年,企业的销售额就突破了5000万元。也在同年,范道电工塑料厂正式改名为无锡市远东电缆厂。
1995年,针对乡办集体企业在运行中出现的产权不明晰、职责不明确等弊端,远东集团开始探索资本运营新途径——第二次改制:将企业改为股份制。公司采取定额认购和自愿认购的方式,1995年成功募集1350万元内部员工股,以及100万元集体股。1996年内部员工股增资扩股到4500万元,从而把每个员工都捆到了“目标共识、责任共负、风险共担、效益共享”的企业共同体之中。
这次改制,也留下了一张照片,是蒋锡培和镇领导们的合影。地点仍然是范道乡政府门口,这一次,蒋锡培站在最右侧,穿着与3年前同款式的西装,表情也如3年前一般略有些拘谨,双手半握拳,目光坚定。
通过股份制改造,远东成功地将员工和企业利益进行挂钩,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并且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问题。在此之后,远东爆发出空前增长活力:1995年、1996年两年利润同比分别增长182.8%和126.5%。
如果说第一次改制解决远东发展的外部环境问题,那么这一次改制则是激发远东发展的内在活力。两次成功的改制,给远东带来了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产设备的更新。但随着生产能力的扩大,市场、资金问题又成为制约远东发展的“瓶颈”。
创新是改变状况的惟一途径,与巨头并肩,使自己也成为巨头。机会往往会在你苦寻不至的时候突然到来。
“1996年初,无锡市经济发展报告会在北京召开,华能集团的两个处长坐在我的旁边,我们就聊了起来。”蒋锡培回忆时说。
恰好,华能等国有大型电力企业此时正要在国内寻找配套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以确保供货质量和渠道畅通。当年,蒋锡培9次进京,经过多次实地考察论证和审计评估,1997年4月,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等四大国企与远东集团在北京正式签约,成立江苏新必威betway东盟体育app 。此次合作,远东将原有员工股中的一部分股权转让给四大国有企业,企业由股份制改为混合型经济。这家刚刚摘掉“红帽子”的民营企业又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更大的“红帽子”,成为中国第一家混合所有制试点企业。
这次合作不仅为远东带来了雄厚的资金,更带来了广阔的市场。
从1997年起,新远东的销售额连创历史新高,在电缆市场出现普遍低迷、价格下浮近1/3的1998年,远东仍然稳步增长,甩开了国内的竞争对手,并由此得到了“电缆大王”的称号。
混合型经济模式的运行给远东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和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要素的重新组合,合资各方都需要根据国家方针政策和市场形势作出新的战略规划。2002年,蒋锡培开始回购国有和集体股权,改组远东集团,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立了新的江苏远东集团有限公司。
经过12年的发展,远东又回归民营企业。四次改制,蒋锡培都找准了激发企业活力的突破口,最大限度地适应着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远东由此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04年销售额50亿元,2005年销售超过70亿元。
2010年7月,远东又通过旗下上市公司三普药业,以定向增发的形式,将集团电缆业务全部注入上市公司,成功实施第五次改制,为公司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平台,将推动企业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国际一流企业的目标。
当初赚足5万元就准备洗手不干的蒋锡培,成了亿万富翁。在别人眼里“胆子很大”的蒋锡培私下对记者说:“胆大要辩证地看,比如违规违纪的事情不能做。在此基础上,创新非常必要。今后企业间的竞争一定程度上就是创新的竞争。要想到与众不同的工艺、产品或者管理方式,才有自足之地。”
创优 做受人尊敬的企业
走进江苏,尤其是苏锡常一带就会发现,江苏的创业氛围非常之浓。市郊交界的地方,路边一路排开不同规模的私人企业。“这家老板是××镇的,做铝合金钢窗。他哥哥的厂子在后面,也很不错。”“那家老板是我同学的舅舅。”一路走来,司机如数家珍地一一介绍。创业开厂似乎是这一地区非常普遍的谋生手段。
今天人们所说的苏商主要集中在长江两岸、太湖周边,这里的企业家继承吴韵汉风之文化特点,稳健、和气、不张扬。
苏宁在家电零售业登顶成功,红星在家居零售业独占鳌头,无锡尚德在太阳能领域闪电般崛起,波司登长期在羽绒服产业一枝独秀……勇猛的苏商在各个领域向霸主地位发起了潮涌似的冲锋。以他们为代表的苏商,一直以一种非常独特的姿态存在着、坚持着、特立独行着。这种气质是一种低调的坚韧,他们是一个保守而坚持的群体,以非常智慧的做法去处理利益和义气。
在江苏的“三创”精神中,对“创优”的理解每个人各有不同。
在蒋锡培心目中,“创优”就是要做让人尊敬的企业,希望企业能够为社会作更多的贡献。他认为:“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更多的是他所做的事情对社会经济有促进作用,能够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这也是我作为企业家的追求。”
当我们翻阅远东的创业史,一种强烈的感受涌上心头:远东一如既往关注弱势群体,关注社会公益;“责任”二字犹如一条纽带,始终贯穿又深深镌刻在企业发展的历程中。
多年来,远东积极关注残疾人事业,安置的残疾员工位列全国第一,20多年来先后安置2000余名残疾员工就业。事实上,1990年创办企业时,蒋锡培就吸纳了2名残疾员工,分别是父母和朋友介绍的。随着远东安置残疾人数量的增多,残疾员工良好的业绩表现以及与残疾人更加频繁的接触,使蒋锡培对残疾人的认识越发全面与深入。后来,远东一直坚持把合适的岗位尽量留给残疾人。在蒋锡培眼里,施舍只能解决一人数日之忧,解决不了一个人的未来。所有的残疾人士来到远东后,均会接受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拥有较好的收入和福利,逐步成长为有技术、有理想、对社会有贡献、受人尊敬的产业工人,改变了受人歧视的命运。
身为亿万富翁,蒋锡培拥有自己的财富观——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算富;物质富不算富,物质精神一起富才算富;眼前富不算富,长远富才算富。
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争先领先率先”历来被江苏视为义务和责任。事实上,从乡镇企业发展到经济国际化,再到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江苏也一直担当着探路者的角色。“三创三先”精神,使得像蒋锡培这样的江苏企业家和更多江苏人,在奔向未来的道路上更有方向感、更有支撑力。
目前,江苏的各个市县区都保持着你追我赶的良好发展状态,其承载的不仅仅是GDP、社会财富、基本设施建设,更有先进精神文化的不断释放和拓展。正如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说,“江苏开放型经济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率先遇到发展中的难题,需要勇于争先、敢于领先的精神、意志与勇气,只有这样才能迎接全球化的竞争与挑战。”